2025年9月15日,由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省船舶海工中心”)以“拨投结合”模式重点培育的南通吉海消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吉海”),正式举办“船用高压细水雾系统智能化灭火实验室”启用仪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烟台打捞局、DNV/ABS/CCS三大船级社、南通及海门科技局、招商重工、龙源振华、沪东中华、挪威Viking、德国Dreager、英国 Survitec、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防火所、中远海运重工等单位贵宾莅临,共同见证行业重要节点。
启用仪式正式开始前,各位行业专家围绕船用消防技术创新展开交流:
省船舶海工中心主任徐立新博士肯定实验室在填补船用高压细水雾消防技术研究空白、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对实验室的建成表示热烈祝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廖光煊教授提出,南通吉海在细水雾实验室建设及技术研发中的成绩将为船用消防领域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廖教授结合船舶行业消防安全需求分析高压细水雾技术应用前景,鼓励以实验室为平台加强合作、推动技术升级。
南通吉海总经理徐永超简述公司发展历程与核心业务,重点阐述实验室建设背景、核心功能及研发目标,强调实验室将聚焦船舶消防安全痛点,以智能化技术提升细水雾灭火效率,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消防解决方案。
会议结束前往实验室,启用仪式正式拉开帷幕:
嘉宾代表与公司领导共同上台持剪刀剪彩,红色彩带飘落,标志实验室进入实际运营阶段;众人见证下,嘉宾与领导一同揭开“船用高压细水雾系统智能化火灾实验室”牌匾,标志着船用消防领域将进一步迈向新征程。
剪彩揭牌后,嘉宾共同观看细水雾灭火模拟实验。实验还原船舶常见火灾场景,工作人员启动设备后,细密水雾快速从喷头喷出,短时间内有效控制并扑灭模拟火源。通过模拟实验,可以直观看到高压细水雾技术在船舶消防中的应用价值。
此次实验室启用,是省船舶海工中心“拨投结合”培育模式的重要成果,也是船舶消防领域协同创新的新起点。未来,省船舶海工中心将持续深化“拨投结合”机制,以实验室为纽带,推动南通吉海深耕船用消防技术研发,突破技术瓶颈,为船舶行业安全发展贡献力量,助力船舶消防安全领域开启新篇章。
省船舶海工中心以“拔投结合”为起点,打造科创项目“做出来、卖出去、卖得好”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从项目战略规划、产业资源整合、投融资管理对接、商业模式验证等全方位赋能,实现科创项目从技术到产品、产品到商品“最后一公里”的实现。
智能船舶模拟消防实验室
一
一、核心定位
世界一流跨行业消防实验平台,以“精准模拟、科学验证”为核心,既是船舶消防实验标杆,也为数据中心、地铁、综合交通等领域提供实验验证,还联合全球知名船级社打造标准化定点实验平台。
二
二、核心配置
1. 机舱模拟实验区(封闭,3531.9立方米):可调节环境参数,支持船舶(10MW以下锂电池、2-8MW油类等火灾)、数据中心(IT设备、电缆火灾)、地铁(列车电气柜、2-5MW车体燃烧)、综合交通(车载电池、内饰火灾)等大空间实验。
2. 开放与居住处所实验区:开放区(12mX8mX5m等)适配中小型场景(如配电室、地铁站厅火灾);居住区(1:1船舶场景)延伸至地铁司机室、客车驾驶室实验。
三
智能管理平台
国家先进级平台,可接入、处理实验数据,提供图表分析、3D实时可视化,支持数据中心、地铁等行业定制模板与标准预设,还能远程协作。
四
合作与价值
拟与DNV、BV、ABS、CCS等船级社合作,承接船舶认证实验;与多行业共建实验室,提供定制化实验,参与行业标准修订,守护多领域安全,助力技术升级。
引自公众号:南通吉海消防 作者 | 业务发展部 姜琳 图文编辑 | 姜玉灵
总机:0513-82295888
业务合作:0513-82295882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香港路588号
邮箱:info@mtic-js.cn
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Copyright © 2023-2025
苏ICP备2023042509号-1
苏公网安备32068402320714号
公众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