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支持下,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简称“省船舶海工中心”)与厦门大学国合会海洋治理专题政策研究项目组共同在南通创新区举办长三角经济区海上新能源与绿色航运产业融合发展专题研讨活动,汇聚政产学研多方权威专家,瞄准长三角经济区海上新能源与绿色航运产业发展,聚焦海洋能源产业转型、船舶降碳、绿色航运与海上新能源深度融合等前沿议题,为长三角地区可持续蓝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擘画新蓝图。
作为本次研讨活动发起人,省船舶海工中心崔琳副主任主持开幕式并介绍活动背景,对活动支持方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到场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
国合会委员、海洋治理专题政策研究项目组中方组长、厦门大学讲席教授戴民汉教授为本次研讨活动致开幕辞,他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为引,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活动召开的时机和重要意义,明确海上新能源与绿色航运是现阶段可持续蓝色经济发展的两大主力军,强调创新驱动与协同发展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苏纪兰研究员指出,海洋经济发展必须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人海和谐、永续发展才是海洋治理的最终目标。国合会秘书处高级项目主管陈新颖女士分享了国合会在统筹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方面的成果,并对海洋治理专题政策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寄予期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陈宁副院长提出以技术为桥梁推动涉海产业融合的愿景。省船舶海工中心徐立新主任倡议深化国际合作与技术落地,为蓝色经济转型注入新动能。
本次专题研讨活动设置五个重要环节,涵盖“国合会及海洋治理专题政策研究项目”、“长三角地区可持续蓝色经济创新发展”、“海上新能源产业设计与转型”、“船舶脱碳与航运绿色转型”以及“海上新能源与绿色航运融合”等主题,共有来自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清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以及气候工作基金会等单位的四十余名专家学者就上述话题开展了专题报告和交流研讨,研讨成果将为推动海上新能源和绿色航运这两项产业的发展及创新融合提供新思路。南通市海洋发展局、南通市科学技术局和南通市海门区科技局也派出相关代表参与本次活动。
作为长三角地区海上新能源与绿色航运产业融合的高端对话平台,本次研讨活动将推动跨产业领域的信息共享与合作交流,促进不同行业间的思想火花碰撞与前沿方向洞察,探索创新路径并致力搭建可持续蓝色经济领域的合作桥梁与资源共享平台,助力政策协同与产业体系构建,加快形成低碳、高效并兼顾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新业态,为全球范围内海上新能源开发与航运业绿色转型提供核心动力。
作者 | 祝茂宇
摄影 | 朱宏宇
图文编辑 | 姜玉灵
总机:0513-82295888
业务合作:0513-82295882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香港路588号
邮箱:info@mtic-js.cn
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Copyright © 2023-2025
苏ICP备2023042509号-1
苏公网安备32068402320714号
公众号 视频号